时间:2022-12-18 16:10:36 | 浏览:1531
【点睛】 印象大红袍,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武夷山水茶文化。
“来到武夷山,除了观赏武夷山的风景,品地道的武夷山大红袍,还一定要看看《印象大红袍》。”武夷山副市长张贤军这样介绍道。
《印象大红袍》是一部以武夷山为地域背景,以武夷山茶文化为表现主题的大型实景演出,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领衔导演,是他们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后创作的第五个印象作品。
与其他4个“印象系列”作品不同的是,《印象大红袍》突出故事性和参与性,不仅展示了茶史、各个制茶工 艺,还借助当下流行的“偷菜、炒房、蜗居”等语汇,说大王与玉女的爱情故事,说大红袍的来历,说现代人所有的烦恼,说一杯茶所带来的幸福和感悟,实则是借茶说山、说文化、说生活。
印象大红袍的演出舞台别具特色,360°旋转舞台,营造出一份动态的观演效果。
演出开始,一位红衣飘飘的女子,运用武夷山民远古茶叶运输工具——竹筏撑竿的方式转动观众席,将观众带进历代武夷茶之场景,从唐代宫廷、宋代竹林斗茶、明清制茶到现代泡茶、敬茶,“载着”观众“穿越时空”,品饮一场“大红袍”文化的视听盛宴。
在《印象大红袍》的山水实景演出中,讲述了大红袍的一则民间故事:明朝年间一个赶考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发病,腹痛难忍,善良的村民将岩石上生长的茶泡给他喝,病痛即止,不药而愈,举人后来考取了状元,为了答谢,将身穿的状元袍披在那株茶树上,该茶因而得名“大红袍”。
大王峰与玉女峰是武夷山众多山峰之一,也正是这些山峰,和着曲曲绕绕的溪水,孕育了那独特的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在演出中也有篇章展示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采摘、倒青(也叫晒青,雨天则烘)、晾青、做青(摇青与做手,反复多次)、炒青、揉捻(双炒双揉)、初焙(即毛火,俗称“走水焙”)、扬簸、晾索(摊放)、拣剔、复焙(足火)、炖火、团包、补火、毛茶装箱、精制分筛、归堆等近二十道工序。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这是宋代著名诗人朱熹对武夷“山水茶”的动人描绘。而印象大红袍以独特视角,用四种语言的同声翻译,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示不同的武夷‘山水茶’文化。
武夷山市副市长张贤军说,“武夷山的旅游要跟国际接轨,必须要在观念上、设施配套上、行动力上都有所体现。毕竟现在的时代变了,而游客喜爱的旅游方式也跟着在变,过去是观光旅游的时代,游客旅游的方式是“打卡式”,就是到了景点看看就走;而新时期的旅游方式是旅游和生活的结合,也就是说重在留住游客,要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深度了解当地的生活习俗和文化,武夷山的旅游趋势正是在向这个方向转变。”
目前,武夷山旅游已着手从三个方向进行转变:第一,从景区观光游变为整个城市的观光度假,整合全市旅游资源,与茶文化相结合,打造武夷山全域旅游模式。第二,将过去观光游的旅游产品转换为休闲度假游产品;第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在方向转变的同时,建立适合全域旅游时代特点的现代旅游治理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武夷山“1+3”旅游管控,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旅游案件联合查办、旅游投诉统一受理等综合监管机制,形成协同配合、联合执勤、快速联动的工作局面,既发挥了各行业管理部门的专业优势,又有利于形成整体治理的合力。
2019年,武夷山计划开通亚洲几条直飞航线,在武夷山形成一个小枢纽,以期未来能达到口岸全开放,真正打造国际度假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前来旅游和交流,也能更好的将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出去。
(策划/伍策 图片/馋人、常跑跑 撰稿/常跑跑)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以讹传讹,三人成虎,这是谣传的产生根基。岩茶圈内,被造谣最严重的一个品种。不是肉桂,更不是水仙。而是岩茶茶王大红袍。有些谣言,盘亘圈内,为时已久。论来源,不可追溯。
#打卡挑战局##技能提升研究所#中国是茶叶之乡,中国的茶叶按其制作工艺不同,主要分为青茶,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黄茶等6大类,那么,大红袍属于哪种茶类呢?一、大红袍是红茶吗?有的人习惯从字面意义上来分茶叶的种类,比如大红茶当中有“红”字,
喝茶这事讲究个缘字,就拿我来说,六大茶类几乎所有的茶类都喝过,但唯独除了青茶(乌龙茶)类,其他茶类都有自己喜欢的茶叶。对于乌龙茶,虽然谈不上讨厌,但也绝对谈不上喜欢。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八字不合。但凡事都会有变化,例如我最近就喜欢上了乌龙茶
怎么也没想到,这种传说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极品泥,竟然“失踪”了。明末清初,紫砂壶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一种神秘泥料,被传为“大红袍”。经大红袍烧制的紫砂壶,颜色娇嫩,大红如血,结晶密度极高,经过八到十次的泡茶后,会从里向外产生油脂,形成温润的“包浆
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一个品种,位于九龙窠的6株母树已有360多年,我们现在品饮的大红袍则是由母树嫁接而来,分为纯种大红袍及拼配大红袍。大红袍价格昂贵,而且一向很受人们的欢迎,大红袍“岩韵”明显,对于口味重的人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茶饮。茶叶的外形
母树大红袍释义一第一类就是指母树大红袍,武夷岩茶里,大红袍算是茶王级的存在。九龙窠崖壁上那几株母树大红袍,在停采多年后,即便富可敌国,未必能真正喝到。大红袍在民国时一斤就值64块银元,折当时大米4000斤。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毛主席将2
假如你并不了解武夷岩茶的话,也许你听说过大红袍,大红袍就是岩茶的一个品种。武夷山气候温润、高山幽泉、云雾弥漫,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所产武夷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武夷岩茶就生长在岩壁沟壑烂石砾壤中,并因此得名,而经风化的砾壤具有丰富的矿物质
什么是大红袍?“红袍一上,千万起藏!”.“大红袍”是我国艺术界的一个神圣的存在,被誉为“画坛史册”,更是无数艺术家的终极梦想!而能被“大红袍”收录并出版专属画集的画家,就被称为“红袍画家”。“大红袍”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编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今年的四大名丛,终于在上礼拜选出来了。前段时间,武夷山虽说都在忙着抗旱。但今年的四大名丛组合没有三缺一,而是凑成了“四角俱全” 。选到了品种特征清晰,有凉茶草药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