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8:00:50 | 浏览:1894
1月7日,武夷山国家公园召开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陆续发现的动植物新种11种,中国新记录种12种,武夷山新分布种100多种。
据介绍,2016年,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分别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武夷山国家公园分别启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和为期三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在生物资源本地调查中,武夷林蛙、无凹带蜉金龟、武夷山毛泥甲、武夷山诺襀、三叉诺襀、多形油囊蘑等6个新种被首次发现。
武夷林蛙。
武夷山毛泥甲。
其中,无凹带蜉金龟、武夷山毛泥甲、武夷山诺襀、三叉诺襀四个新种在此次发布会上首次披露。
多形油囊蘑。
新种雨神角蟾。
据介绍,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是掌握地区生物资源状况的根本手段。早在100多年前,外国传教士就在武夷山地区采集标本。建国后,有关部门曾组织过多次生物资源普查或专项调查,尤其以1979年6月至1989年10月进行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最为系统。
此次生物本底调查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牵头,20多家科研单位及高校的百余名专家,深入实地调查80余次,全面调查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主要生态系统和生物类群。
此次本底调查还调查到玉兔粘猎蝽、裂小蘑菇、亚洲靴耳等12个中国新记录种以及四川鳞盖蕨、袍波纹蛾、曲星文衣等100多个武夷山新分布种。
武夷凤仙花。
另据介绍,自2016年开展体制试点以来,武夷山国家公园还陆续发现雨神角蟾、福建天麻、武夷凤仙花、武夷山对叶兰、武夷山孩儿参等5个新种,累计发现11个新种,极大地丰富了武夷山的物种纪录。
武夷山对叶兰。
福建天麻。
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已调查记录高等植物936种(历史记录2875种,占32.6%)、脊椎动物463种(历史记录698种,占66.3%)、昆虫1079种(历史记录6849种,占15.8%)、大型真菌164种(历史记录503种,占32.6%)、地衣77种(历史记录100种,占77.0%),取得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在两栖爬行动物本底调查中,研究人员共发现两栖爬行动物108种,其中两栖动物36种、爬行动物72种,圆满完成两栖爬行动物调查。除发表新种——武夷林蛙外,还发现了古氏草蜥新分布记录、中国雨蛙分布最高海拔记录,进一步丰富了两栖爬行动物纪录。
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本底资源调查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底调查还让一大批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得到记录——包括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金斑喙凤蝶、南方红豆杉等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白鹇、大鲵、金裳凤蝶、福氏马尾杉、罗汉松等7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这些结果充分说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一大批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和壮大。
据悉,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既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其中福建片区规划总面积1001.41平方公里,拥有210.7平方公里未受人为破坏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拥有极其丰富的物种资源,被中外生物学家誉为“蛇的王国”“昆虫世界”“鸟的天堂”“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
作者:王崟欣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玩水去九曲溪漂流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精华所在,因水绕山行折成九曲。感受这份纯天然的“大空调”,来到专属于夏天的清爽秘境。漫步山水画廊中,探身触清流。炎炎夏日,生活与工作早已离不开空调。许多人寻找既清凉又健康的消暑方式,武夷山就一定是个绝佳的选择。
日前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在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发布全国100个县(市、区)上榜榜单显示,福建入选的有:上杭县、泰宁县、长汀县、将乐县、武夷山市据悉,中国最美县域活动是人民日报品牌战略升维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最美县域榜
从夏天代表福建省唯一入选城市出征《魅力中国城》,到冬日CCTV-2第二轮竞演,武夷山这座拥有无数魅力的城市,一直是福建人心中的骄傲。竞演以"品读双世遗,慢游武夷山"为主题,通过三个环节的技艺竞演,完美演绎和诠释了武夷山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清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端午假期刚过,在环城南路与禾兴路交界处,由红、绿、蓝、青、金五色草花组成的“五彩嘉兴”主题城市花镜正式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拍照留影。从整洁宽敞的道路到隐形井盖,从见缝插绿的街角小花园、微景观到江南韵味的中式建筑立面,
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徐湘东1月21日,攀枝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召开,市长虞平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1年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同时,将市政府组织编制的《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