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3 19:55:58 | 浏览:469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5月24日讯(通讯员 江苏闽)“原来进趟城,得先到镇里,然后再倒车,一来一回就是一整天,车费也不少花。”前些年,小湖镇秦溪村村民陈金华因身体原因,需要定期前往城里医院复查,起早赶车,来回颠簸。因为交通不便,他没少吃苦头。
小湖镇秦溪村地处偏远,通往县城及周边的道路狭窄,遇到雨季、洪水、塌方,村民出行十分不便。随着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实现了村村通客运,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乘坐客车进城购物成为生活常态。
童游至小湖农村道路改造后 丁健伟 摄
小湖镇秦溪村道路旧貌 吴大灼 摄
“四好农村路”像一条条“暖心路”,通往百姓的心坎。“如今托了‘四好农村路’的福,出门水泥路,抬脚就上车,打个盹儿到县城,农村跟城里没两样。”陈金华高兴地说。
近年来,建阳区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先行原则,全力构筑以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四好农村路”。先后出台各项工作方案与管理制度,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大对农村公路拓宽改造项目、危桥改造项目、生命防护工程等民生短板工程建设的力度,推进农村公路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构建了覆盖广泛、通达四邻、安全便捷的“四好农村路网”。
书坊乡通村公路 吴大灼 摄
随着交通格局不断完善,建阳区将“四好农村路”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景点景区“串珠成链”,积极融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规划实施崇雒上洋-将口回潭-五夫道路,发掘“芹溪九曲”文化,串联五夫-芹溪-砚山-将口-考亭-莒口-麻沙-黄坑-武夷山的“朱子理学之路”。如今当地生态游、乡村游、红色游等正全面开花,越来越多百姓吃上“旅游饭”。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为建阳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十三五”期间,建阳区新增、延伸、优化公交线路9条,开通公交线路30多条,形成覆盖全区的公交线路网;通乡公路(县道)100%完成三级及以上公路改造;通双车道行政村142个,占195个行政村的72.8%;乡镇和建制村实现了100%通客车,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得以实现。
目前,建阳区正全力推进农村公路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幸福小康路”“平安放心路”“特色致富路”,农业农村的发展潜力进一步被激活。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