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迁址到建阳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发展翻天覆地

时间:2022-09-13 20:44:01 | 浏览:470

有很多人都喜欢拿南平市的旧址延平区和新址建阳区来进行对比,以此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并依此做出了预言。由于很多评论都有着被家乡深厚感情所制约的影子,难以做到客观和全面。那我就以一个过客的视角来分析一下她们,记录一下建阳新区的当下,并与大伙一起用时

有很多人都喜欢拿南平市的旧址延平区和新址建阳区来进行对比,以此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并依此做出了预言。

由于很多评论都有着被家乡深厚感情所制约的影子,难以做到客观和全面。

那我就以一个过客的视角来分析一下她们,记录一下建阳新区的当下,并与大伙一起用时间来验证未来。

大家好,我是刘峻言。在上一集的节目中,我们搭乘着“时光机”,看着建阳是如何从狭小的古城一步步地发展壮大的,城市覆盖面积从县坊开始,沿着桥和渡船逐步扩散到水南、童游和水东。

这要是对于一个县城来说的话,城市的发展就已经走入了一个瓶颈,这样的建阳和延平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可建阳的发展与壮大也就近10年的时间,为了再造一个南平市,建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先后建起了西区生态城、武夷新区和闽北经开区等全新的组团。

要知道,这些地方之前都是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开发的丘陵山区,要将其完全推平再造一座城市,对于建阳市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建阳新城的分布和建设历程,我更愿意把它们比作是一串葡萄。

先有了诸如古闽大道和童游大街这样的果梗,然后再多点开花,慢慢地培育出肥美的果实。

不过有趣的是,山川与河流的阻隔叫每一处组团型城区仿若是单独存在一般

这样,每个组团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有风格,没有必要遵循于临近城区的道路风格和房屋建筑形制,这也算是建阳区的一大特点。

首先我们看一下已近开发完全的西区生态城,它与建阳的老城由一条人民路相连

当你走出了古西门的丁字路口之后,会发现前面的街区豁然开朗,紧接着就会有一小段上坡,这是为了开发新城区,削山建城留下的痕迹,如果过于追求与老城齐平的话,回填的工程量可比现在要大的多。

在新开发的三片城区里面,西区生态城可谓是回填工程量最大的一处,之前这里山的高度可比武夷新区和闽北经开区要高得多,也难搞的多。

不过这里即是离建阳人口密集处最近的地方,又是通衢南平市各大组团的枢纽

不搞定它的话,未来南平的北部和西部即使开发了再多的城区也盘不活,而且还大大阻碍了考亭旅游区的发展。

就比如你想从武夷新区去趟考亭,若没有西区生态城的话,你必须要经过经开区、童游、老城、水南…,绕了一大圈之后才能到考亭。

可把它打通之后就不一样了,你可以通过西区生态城直接抵达考亭,先不用说路程,在心理层面上就轻松很多。

外加这里本就是人口聚集的中心,把家搬到考亭书院的门口,平常遛个弯就能去旅游区看看,对盘活建阳旅游业这一需求也是极具帮助。

纵观建阳的城市文化,你会发现这里对古建州辉煌的文化产业极为尊崇,它如同这里的城区一样,也是源于一点,之后再开枝散叶,构成了一片庞大的系统。

这片庞大系统的根基为知名的宋代理学家朱熹,他的同僚和弟子们丰富并传承了朱熹的学说,使得建阳成为宋时华夏学术的中心,直接带动着建本、建盏等产业的发展。

要想初步认识建阳的这一文化主脉络,建议先去麻阳溪河畔的潭阳七贤雕塑群,认识一下这七位曾倾尽人生于建阳的文人雅士们。

潭阳七贤的一号人物为朱熹,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伟大思想家,并与孔圣人并提为“朱子”。

伴着朱熹站立于一侧的是被誉为“朱门领袖”的蔡元定,他可是正儿八经的建阳人。

唐僖宗年间,蔡氏始祖蔡灿出任建阳县令,传至九世后,他的祖孙四代出现了九位著名的学者,建阳人将他们并称为“建阳麻沙蔡氏九儒”,在建阳南部入城口的路旁,有一处规模颇大的九儒公园

园内的景观向路人传承着蔡氏九位先贤的衣钵,这也是建阳构建出的庞大文化旅游产业系统的一部分。

蔡元定为九儒中最为著名的一位,学富五车的他一生中从未步入仕途,朱熹与其亦师亦友,后人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极为“慎独”的成语“行不愧影,寝不愧衾”,起初就是专门用来形容蔡元定的。

三号人物刘爚在七贤中官职最高,位至工部尚书,他年轻时就追随于朱熹,在为官时也为朱子理学的传世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四号人物黄干是最受朱熹器重的弟子,甚至将女儿都许配给了黄干。

黄干在朱熹身边的二十余年,为其鞍前马后,助其授徒,一生都受到了极深的影响。

七贤中出生年代最晚的是熊禾,他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的三传弟子。

宋代被元入侵之后,他发誓绝不听命于元朝的调遣,隐居于武夷山,构筑“洪源书室”。

游九言和叶味道都是朱熹理学的极力拥护者,它们都在庆元党禁发生后备受打压,却又极力地颂扬和坚持程朱理学,一生中跌宕起伏终得后人的认可。

要想体验到建阳的精髓,考亭书院是你一定不能错过的去处。在朱熹71年的人生中,多数时间都是在教书育人。

有人曾统计过,朱熹在在各地修建、修复和讲学的书院就已多达67所,而在中国的四大书院中,有朱熹参与执教或是修复的就有三所。

考亭书院在规模上虽然远不及四大书院,然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而论,足以与其他任何一座书院比肩。

据记载,朱熹的父亲朱松从政和转赴龙溪出任县尉的途中经过了建阳,即被考亭秀丽的山水所陶醉,并遗憾于自己不能在此定居。

朱熹牢记父亲的那句“考亭溪山清邃,可以卜居” 的遗言,将余生的最后一处讲学之所定在了考亭,初步命名为竹林精舍。

随着附近追随朱熹的学子越来越多,考亭书院向东边进行了扩建,并更名为沧州精舍。

考亭的讲学,是朱熹思想最为成熟、阅历最丰富、学识最精进的时期,考亭书院因此声名远播,四方学者不远千里负笈求学。

据后人统计,考亭门人有姓氏可考者就有511人,更不论埋藏于史海的那些芸芸众生了。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一代儒学大师耗尽毕生精力,在考亭病逝。朱熹的弟子黄幹、蔡沈等人接过沧州精舍的接力棒,继续将其发扬光大。以建阳为中心的闽学形成了著名的“考亭学派”。

1244年,宋理宗赵昀赐书“考亭书院”匾

明嘉靖十年(1531年),御史蒋昭创修“考亭书院”石牌坊,1966年西门电站建成蓄水,牌坊下半部分被库水淹没,该牌坊最终于1983年迁至玉尺山下,成了代表着考亭书院的符号。

着考亭书院的兴盛,建阳的印刷产业和用于品茶论道的建盏也是名声鹊起,纷纷达到了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

即使它们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衰落,也都随着如今的网络时代和考亭文化产业的开发再次兴起。

如同孔雀羽毛一样斑斓的建盏釉质叫人啧啧称奇,叫这个原为优质饮茶用具的建盏更增添了观赏和投资的属性。

目前,很多建盏的商家都开始了网络直播,有些更增加了开盲盒的玩法,给手中的商品增添了些许神秘性和趣味性。

所以,要论对文化产业开发的话,建阳还是远远走在建瓯前面的。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生肖鼠运势网进口红酒品牌网营养师学习网飞猪旅行资讯网温州鞋业人才网无人机航拍网手机租赁网深圳世界之窗资讯网新加坡旅游网兰博基尼跑车网创维数字A股园林景观网乐山新闻头条网杭州亚运会资讯网柳州新闻资讯网
今日南平新闻网设有南平新闻、南平最新新闻消息、南平论坛、闽北人才招聘网、福建人才网最新招聘、南平最近大事、南平县市景点、南平闽北最新招聘、南平民生等。为您提供全方位综合南平新闻快讯及南平天气资讯,致力打造最快的福建南平新闻资讯网。
今日南平新闻网 19939.cn ©2022-2028版权所有